南昌高端租车去哪(南昌哪里有车租)

租车资讯 124

11月23日晚,备受关注的《南昌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新规发布,正式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而早在南昌之前,北上广深等多地就已经发布了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并已经完成了征求意见的阶段。不约而同的是,地方网约车细则较之国家标准都更加严格,

微信号:18970029882
南昌租车公司,随时恭候你的到来!
复制微信号

在短短3个月之中,“滴滴们”刚刚经历了由死到生的兴奋,又紧接着体验了由生到死的绝望。而实际上,网约车自诞生之日起便伴随着不停的博弈。

南昌网约车迎新规

近几个月以来,网约车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继国家网约车新政及北上广深等多地网约车细则出台之后,11月23日晚,南昌市发布《南昌市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南昌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南昌市关于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记者注意到,上述文件中提出,在南昌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需满足:燃油车辆购置的计税价格在12万元以上、轴距为2.7米以上,且达到南昌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增网约车鼓励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

展开全文

记者通过网络汽车平台查询到,H6、速腾、途观、轩逸等市面热销车型均未达到“轴距2.7米”这一“门槛”。

此外,网约车辆须有南昌车籍,为7座及以下乘用车。车辆初始登记日期至申请日期未超过3年。

“把网约车限定在‘本地车辆’,目的是缓冲外地车辆对已经很拥堵的城市交通形成冲击,如果放开外地车,管控小汽车的措施就失效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曾指出。事实上,近一个时期以来,在南昌,众多的外地牌照车辆也加入了网约车队伍。毫无疑问,这给本已拥堵的南昌交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但是,地方网约车细则的这些要求无疑提高了网约车的门槛,据此前媒体的统计,北京、上海等地众多网约车都不符合资格。

而纵观多地网约车细则,不难发现,最相似 的规定就是对户籍的限制。同样,南昌网约车司机也仅限南昌市户籍或在该市取得居住证,年龄未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而这一点也是引起最大争议的。

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显然,要求网约车驾驶员必须具备“本地户籍”并不符合上述规定。

此外,部分专家提出,历年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中都有招聘毕业生不能以年龄、户籍等为限制的禁止性规定。若是有异地应届毕业生应聘网约车司机,那么,是否应允许他们进入这个行业呢?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南昌网约车细则通过,那么南昌未来的网约车将走比出租车更高端的路线。“网约车新规如此严苛,我将退出这个行业。”家住南昌市青山湖区的滴滴司机陈师傅说,“好车子本身成本就高,再加上油耗和人力。比原来的门槛高很多。况且现在打车软件的补贴和奖励相比以往也是杯水车薪。”

“未合法”的国民应用

地方网约车细则的发布,最受打击的无疑是滴滴。

南昌高端租车去哪(南昌哪里有车租)

在日单量最高达到1500万份、拥有超过1300万注册司机和3亿用户、业务遍布中国400余座城市、估值超过300亿美金的时候,滴滴还是一家业务“未合法”的公司。很多滴滴的司机需要凭借各种巧妙的“战术”躲避交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并随时准备扣车交罚款,甚至跟认为他们抢了活儿的出租车司机发生冲突。

在互联网发展史上,甚至是整个商业圈,这都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神奇故事。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网约车的“鼻祖”并非滴滴,而是周航在2010年5月创立的易到用车,易到把租车公司闲散的汽车用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整合起来,通过制定统一标准向C端用户提供服务。为了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易到的车辆都是营运性质的合规车辆,并没有私家车,因为私家车做运营用途是要被认定为“黑车”的。

两年之后,后来加入阿里系的快的打车和后来加入腾讯系的滴滴打车分别在2012年8月和2012年9月正式上线。快的打车隶属于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伟星。滴滴打车隶属于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程维。

疯狂融资的两家公司也随即展开了疯狂的补贴大战,用手机叫出租车,乘客就可以获得10元的奖励,而司机也会获得10元的补贴。在这场“请全国人民打车”的狂欢中,烧掉的资金以百亿人民币为量级。

但也正是由于如此简单粗暴的推广方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使得全国九成以上的出租车安装了打车软件,数亿用户的手机中安装了打车App,打车软件成为了“国民应用”。

出租车战役结束以后,滴滴和快的又开始发力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并清洗掉了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竞争者,只留下了屈指可数的大玩家。连曾经的“大哥”易到用车都“命悬一线”,差点从先行变先烈。易到一直坚持不做不合规的车辆,所以平台车辆增长缓慢,这也意味着还要有负责挂靠车辆的租赁公司的成本,再加上没有大量补贴和资本输血,因此在竞争中渐渐被边缘化。

去年10月,乐视收购了易到70%的股权。在乐视大量资金输血之后,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又保持了好的车辆和服务品质才使得易到起死回生。

去年2月14日,滴滴与快的在情人节这一天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资本方希望两家能够停止恶性竞争转而一致对外——打车软件的鼻祖Uber(优步)彼时已经进入中国。合并后成立的滴滴出行,开始与优步中国展开了补贴大战。在又烧掉了数百亿人民币之后,今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而就在两家宣布收购的前几天,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而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专车交易规模预计将达559.3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增长50.9%,到2018年预计这一交易规模将达813.8亿元人民币。这个市场仍然在飞速增长。

一夜回到解放前?

举觞相庆的酒杯还未放下,一瓢凉水就浇了下来。

10月8日,京沪广深四地同时发布了关于网约车经营服务的管理实施细则,并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10月9日,天津、杭州、重庆也宣布了各自的方案。目前,各个城市,特别京沪两地的管理实施细则相当严苛,如果按照细则规定,那么大量目前正在运行的网约车将“不合规”。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滴滴公司一直在尝试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滴滴表示,“在各地网约车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期间,我们积极与各地主管部门沟通汇报,梳理了具体意见。”

除滴滴外,其他网约车平台也都按照新政的要求陆续升级。易到回应称,易到正按照新政的要求积极开展资质申请,并对现有业务进行科学优化。神州专车简单回应称,神州专车一直以来都在根据新政要求与相关部门进行对接,一切顺利。

实际上,近几年,我们都目睹了这个新兴业态中一轮轮兼并与补贴大战,而被卷入其中的除了监管者、网约车平台,还有传统出租车公司、乘客,以及背后的投资人、汽车租赁公司。

地方网约车细则出台之后,汽车租赁公司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了解,每位滴滴车主在加入滴滴后,都会被滴滴公司自动在后台分配一个租赁公司挂靠。此后,车主的每笔订单,都需要付给挂靠公司1.77%的劳务管理费。对于租赁公司的作用,滴滴客服介绍道:“车主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租赁公司解决。包括快车、专车业务的咨询、办理、政策问询、扣车事宜等等。”此外,租赁公司也拥有一部分车辆对外出租,供司机跑快车、专车。

“首先触及司机群体的利益,但受冲击最大的是我们。司机只有一辆车,卖掉后损失不大,即使不卖车,也可以留着自己用,就是苦了贷款买车的低收入群体,而能被‘打死’的是我们。”

北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李易(化名)用四个字描述了北京网约车经营服务的管理实施细则对汽车租赁公司的影响:“灭顶之灾”。李易的公司是在北京与滴滴合作的百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的一家。

有意思的是,李易口中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的汽车租赁公司,管理实施细则中“只字未提”。

其实,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身份一直“晦暗不明”,其与网约车平台、劳务公司、司机签订“四方协议”的模式一度被外界认为是规避现行客运管理规则,实现网约车“合法”的关键。

另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车辆的租金现在都下调了。之前快车的租金是4500元每月往上,专车都租到7000元,现在平均下调了1000元。”在车辆的租期上,公司的话语权也减小了,“我们之前都是整租的,一年起租,现在你要一年租就没人租了,所以现在我们最少都可以按天租,一般是一个月一个月的租。”

对于未来,李易表示:“如果政策能有所松动,我们可以走下去,如果政策沿袭下来,不调整,我就两条路,一是回归传统租赁行业,二是卖公司改行,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次尝试的失败。”(据《中国经济周刊》、《光明日报》、长城网等)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